说说“春捂”的那些事

时间:2023-12-13 12:09:07
说说“春捂”的那些事

说说“春捂”的那些事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形容春天的语句非常多,关于春天养生的话题也有不少,有春季养肝的,有春季防湿的,等等。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春捂”的那些事。

初春乍暖还寒需养阳

什么是“春捂”?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沈佳说,“春捂”的说法由来已久,简单点儿说,就是在春天的气温刚刚转暖之时,不要过早脱掉冬衣。也就是不要过早脱下羽绒服、厚毛衣毛裤或保暖内衣什么的,让这些衣服在身上多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初春那种乍暖还寒的状态相适应。

为什么要“春捂”?沈佳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的论述。其中的春天养阳,说的就是初春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升发才刚刚开始,天人相应,所以对应来说,人体内的阳气经过一个冬天的储藏、蓄积,也慢慢处于一种开放、升发的状态,这种状态,中医称作“少阳”,指的就是阳气较少,不像到了夏天阳气较旺。

所以,对于这种初始的阳气需要保护,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穿衣服,就是将厚的或者带有保暖性能的衣服在身体上多穿一些时间,多捂一捂,从而保护这弱小阳气。这样,到了夏天就能够适应那种炎热的气候了。

春捂适应初春的气候

“春天孩儿面,一天脸三变”,说的就是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一方面指早晚冷,白天热;另一方面天气忽冷忽热,不停地在变化。如果盲目地脱下冬衣,就难以适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所以,适当地“捂”一“捂”,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沈佳说,民间有“寒从脚起”的说法。其实这与中医的理念十分符合,或者说就是中医的理念通俗化的一种语言表达罢了。大家都知道,热升冷降,在人体内部,也有这种现象:阳气向上走,寒气向下走,所以寒气容易聚于脚上。初春季节,阳气刚刚开始升发,早晚还比较寒凉,这时寒气就容易向下走,容易“寒从脚起”,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穿凉拖鞋,要穿保暖的袜子、鞋子、裤子,避免寒从脚起。

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尤其是一些老弱病幼,更加不能适应这种多变的气候变化,容易出现上述状况。

从医学角度来说,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这是人体的本能。而人体想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春捂该如何捂

据沈佳主任介绍,“春捂”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首先要把握好“春捂”的时机。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关节疼痛等,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就会有相应的症状出现。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在冷空气过境时其发病率也会骤然增高。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天,晚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把握好“春捂”的气温。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只要温度在15℃左右或以下,那么就表明需要适当的“捂”一“捂”了。

“春捂”时要注意昼夜温差。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而且昼夜温差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在日夜温差大于8℃时,也需要我们适当“春捂”。

那么,到底“春捂”应该“捂”哪里呢?前面说过,“寒从脚起”,所以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对于女性来说,现代有“要得俏,冻得跳”的说法,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比较注意美丽、打扮,但不管天气、气温如何,衣服穿得越来越少,对于健康是有影响的。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如痛经、盆腔炎等。

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所以,适当“春捂”,可以减少发病的几率。

除了捂脚以外,也要重视头面部,这样,有助于预防感冒、头痛、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具体方法,男子可穿连帽衣,女性可戴帽子或围巾,既可防寒,又可成为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捂”要适可而止

沈佳说,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减得太快,也给一些疾病以可乘机会。研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春捂”虽好,也要适度。所以,在“春捂”的同时,我们再来看看要注意些什么?

1、衣服随时增减,还要注意递减。初春天气变化较大,所以衣服要随时增减。但即使气温回升较大,往往还会下降,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一下子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气温变化,结合不同体质,因人而异。其中老年朋友与体弱者、小孩更加要注意。

2、“春捂”也要适度。“春捂”的衣着,可以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既挡风,又透气,这也符合《黄帝内经》里的“披发缓行”的原则。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尤其是爱动的小孩子,穿得过多,“捂”得太过,出汗太多,反而容易受凉感冒发烧。另外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所以,过度的“春捂”还可能引起“过暖综合征”。由于缺氧与脱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春捂”也要注意锻炼。“春捂”再好,也还是被动防御。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要想防疾健身,还必须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比如快走、慢跑、打打太极拳、爬山等。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春节、元宵过去不久,从大鱼大肉的环境中出来,胃肠道也要减负,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甘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可以多吃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如红枣、枸杞和菠萝、草莓等。

《说说“春捂”的那些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