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在努力尝试各种方法去理解孩子的矛盾行为。其实,孩子出现「在外乖巧,在家暴躁」的行为不是没来由的。
孩子在家表现得「小霸王」这种情况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时不时暴躁」和「不同场合时而暴躁时而不暴躁」给家长们带来的困扰是不一样的。就算情况调转,在家里乖乖,可是在与他人交际的时候变身「小霸王」,恐怕家长们也一样郁闷。
谁家孩子还没点儿性格呢?这个倔一点,那个皮实点;这个可能爱显摆,那个有些太娇气。
两个家长同时在聊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个担心自己孩子太活泼,影响以后学习;另一个右边的担心自己孩子太内向,耽误以后人际交往。
其实,俩孩子都没有临床上的问题,孩子有点小情绪很正常,家长们不需要过于担忧。
退一步讲,就算有的情绪和想法出格了,大人介入,帮着孩子改就是了。
关键是孩子行为,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
真正给家长带来困扰的因素,其实是孩子「在家小霸王」这种情况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规则的矛盾」——在不同的场合与人面前,为什么孩子表现得会不一样?
这才是更值得家长们去关注的问题。纵然是个孩子,做事儿标准也不能太信马由缰,待人接物不区分场合与环境,想起哪出是哪出,家长如何扛得住?
孩子会背二十首古诗,每次叫他给客人们背,明明会就是说不会,进而不背。
好苦恼,他为什么要故意骗我,让我下不来台?
这种苦恼,说得更具体点,是孩子「没来由的」行为与家长「有根据的」期望的落差。
从两个层面理解这样的落差
孩子对情境的错误解读
很多孩子会出现情感体验不真实的情况,原因会有多种,有可能是因为对社会规则不了解,也有可能是有创伤,还有可能是错误引申了家长的话语。
其实,孩子当小霸王的时候自己也难受,他也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并不是为了当小霸王有快感而当小霸王。
做家长的,需要具备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孩子一进家门就变成「小霸王」这种事儿,可能不是一个坏习惯或者坏情绪的事儿,这可能是一个错误解读情境导致的问题。
在解读情境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到孩子的情感体验与当下情景匹配不匹配,而非直接探讨情感体验本身的对错。
孩子对家庭决定的不满
孩子「小霸王」情绪的爆发还很有可能源于对家庭生活中关于一些具体决定的不满。
其实家长们可能还未意识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产生自我观念了——纵然这个自我观念极不成熟。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家长们是家里的主流执政党,孩子就是新兴的党派,在没有把他拉进家里人圈子的前提下,他不跟爸妈死磕他跟谁死磕去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拿人家当自己人看,老跟玉皇大帝看待泼猴一样看孩子,就不要怪罪孩子大闹天宫。
常有人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很多人误解成了「家里讲情就行了,不用讲理」,谬矣。
家是要讲理地讲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