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

时间:2024-07-18 12:54:17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当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她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子女她们也会想帮助爸爸妈妈,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适当让孩子也参与家事中来。下面是关于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1

大胆放手

在做家务中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很多妈妈常常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并为之感到头疼。其实,每个孩子在幼儿阶段就都曾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等,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

妈妈应该抓住这个时期,为自己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时制订不同的劳动任务。这样不仅让孩子得到了劳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使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和愿意承担所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前提,社会不会接纳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2岁的岩岩自我意识空前庞大,他会认为所有别人能做的事他都可以胜任。像穿衣服、开门、按电梯等。如果你去帮他做,他还会生气发脾气。于是每当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她都会同样给岩岩一件小工具,让他也一起做。比如妈妈拿大拖把,岩岩就拿小拖把,妈妈拿抹布,岩岩就拿尘刷。而一些他已经可以做好的事情,妈妈干脆直接分配他去完成,像每天晚上擦凉席之类的工作,妈妈都交给岩岩去做。最多在他做完后妈妈再偷偷地重擦一遍。每当岩岩做完一件家务,都会受到一句热情的赞美。于是岩岩的劳动积极性更加高涨,而且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责任感。

学会检讨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位教育工作者到日本学习时,发现日本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往往把孩子的错误当成自己的错误,先向对方道歉“太对不起了,给您添麻烦了”。身为当事人的孩子反而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就敷衍了事了。这一点与我们国内的情形比较相似,也许都是接受东方文化的缘故。

但是,他到了澳大利亚时,却发现那里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有位妈妈带着4岁的孩子去他家里玩,结果孩子打碎了花瓶,弄湿了地面。那位母亲并没有向他道歉,而是先借了拖把,让孩子清理完残局,再让孩子向他正式道歉。并且那个4岁的男孩主动提出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来赔偿。而做妈妈的只是礼貌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另外,还有几次,邻居家的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弄翻了他家的花盆,孩子也是把花盆扶好后,自己主动向他道歉。这里的父母很少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

无疑,后一种教育方式更能使孩子认识到一个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我们许多父母出于舐犊之情,宁肯委屈自己也决不委屈孩子。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们先是责怪孩子,然后是责怪自己并代子受过。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其实让孩子对自己的错事负责,比父母替他负责更重要。因为孩子在改正自己的'错误中悟出的做人道理才会终身难忘。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仅有助于培养责任感,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

学校里,我们每天总能见到匆匆赶到学校为粗心马虎的孩子送书本、文具的父母;也常遇到想方设法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孩子逃避学校处罚的父母。每次孩子在外打架斗殴伤了同学,总是父母去赔礼道歉,花钱带伤者去医院检查治疗。正是父母这样一次次的宽容和过分溺爱,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缺少责任感、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导致孩子漠视校纪,轻视规范,缺乏责任心。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可能天生就知道什么是责任,因此家长应当让他们明白:责任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让孩子为过失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这才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尊重意愿

允许孩子参与家事决定

当孩子慢慢长大,他就会希望像大人那样,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且也希望像大人那样拥有自己的空间。12岁的孩子已经完全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了,但是6岁以下的孩子可能还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懂得争取自己的参与权。但是,即使孩子只有6岁,家庭会议的参与权和家事的决定权对他们也同样重要。

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特别是现在的孩子,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父母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做了。因此,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勇气和机会,这样孩子才可以增强责任心。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问题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责任心,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一个人的责任心往往就是看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幸福安危有直接因果关系时才建立起来的。当孩子从小被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的时候,家里的一些事和孩子商量,尽管孩子太多问题几乎不懂,但是他会感觉被尊重。他是家庭的一员,他的行为对家庭有影响。

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实施自己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

善于包容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在孩子独立做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或者搞砸,父母千万不要批评和嘲讽,因为那会让孩子产生胆怯心理,再也不敢去做承担责任的事情了。父母要允许失败,不做扼杀孩子责任感的杀手。

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发现有的孩子什么都不敢做,就是因为害怕犯错误受责罚,不敢承担。还有的孩子不敢面对错误,而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出了问题就说是别人的过错。我们家长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了。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犯错,可是不犯错误的孩子就不能深刻体会责任的重大意义。成长,就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责任,就意味着孩子要面临错误。

在一次国际性家庭教育研究会议上,130多名国际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和工作人员普遍认同一个观点:“民主+权威”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启发诱导,让孩子学会自我改正;再者,要多与孩子沟通,用正反典型事例,让孩子判明是非。

所以,请放开你的双手,让孩子去接受锻炼,去感受错误带来的失败。要宽容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并经得起生活挫折。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2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成都有个9岁男孩因为贪玩,乘坐电梯时将自家楼层以上的楼层键按了个遍,给邻居们带来了不便。

父母知道后,要求孩子写一封检讨书,并贴在电梯口向邻居们道歉。

孩子的道歉信,赢得了邻居的谅解和点赞。

对一个孩子来说,犯错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错误的行为。

新闻中层出不穷的“熊孩子”,说到底是缺乏责任感,加上父母的推卸,才让他们的行为升级。

培根曾说:“责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他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责任感是孩子的必修课。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什么样?

没有责任感的人,总是有很多借口。

孩子也一样,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推卸责任,拒绝承认错误。

孩子的责任感

源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没有责任感,和父母也有莫大的关系。

举个小例子,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孩子摔倒了、磕到了,大人马上紧张地抱起孩子安慰:“坏桌子/臭地板,把我们宝贝磕到了,打它!”

孩子一听立马就不哭了,甚至跟着一起打。

看似是小事,但小事也能演变成孩子的坏毛病。

打桌子、打地是把孩子的失误、意外归咎于外因,但是一次两次之后,孩子就习惯把责任都推给“别人”。

以后遇到挫折,孩子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找其他人的毛病,甚至大发脾气。

如何养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责任感是需要教的,其中两件事尤为重

第一,让孩子承担后果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养成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习惯。有位妈妈跟我说,孩子总是爱赖床,每天早上都要叫半天,有天早上赖床迟到了,被班主任罚站,放学回家冲妈妈发脾气:“都怪你不叫我!"

妈妈也生气,明明是他自己的问题,最后还赖到自己头上。

第二天,她给孩子买了个闹钟,让他自己定好时间,告诉他:起不起来是你自己的问题,起晚了后果你自己承担。

如此这般,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就会越来越负责,因为他明白,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第二,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

家务这件小事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想象。

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能让孩子从小学会为家尽一份心力。

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能培养孩子对家人、家庭的责任感,体验了做家务的辛苦,他会更加懂得爱自己的家和家人。

点点滴滴的家务小事,如果孩子能参与进来,他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家庭所需要的,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家长需放权允许孩子参与家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