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儿童玩的游戏,简单有趣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锻炼记忆能力和反应力,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哪些10岁儿童玩的游戏。
10岁儿童玩的游戏1
游戏名称:转转乐
材料准备:布娃娃1个。
游戏玩法:
将男生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分别扮爸爸和妈妈,爸爸组按纵队站在起点,妈妈组按纵队站在终点。游戏开始后,爸爸组的第一位幼儿站在起点学大象转5圈后抱着娃娃跑到对面将娃娃交给妈妈组的第一位幼儿,然后站到妈妈组的队尾。妈妈组第一位幼儿也学大象在原地转5圈后抱着娃娃跑到对面将娃娃交给爸爸组的第二位幼儿,依次进行,最先结束游戏的一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动作规范学大象转满5圈。
2、幼儿必须抱好娃娃到达终点,中途娃娃出现掉落等情况,请幼儿回到原来位置重新游戏。
游戏名称:跳圈运果
材料准备:塑料圈10只。苹果、桔子图片若干(与小组人数相等)、果篮2只。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命名为苹果组和桔子组,按纵队站在起点处,听到教师指令后,两组排头幼儿双脚并拢分别跳过5个塑料圈后到达终点,拿起一个果子原路返回起点,将果子分别放在自己队的果篮中,拍第二位幼儿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位幼儿按照第一位幼儿的样子进行游戏,依次进行,先运完果子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圈与圈之间的.距离根据孩子的年龄可适当调整。
2、果子的数量分别与小组人数相同。
游戏名称:抛接彩球
材料准备:废报纸揉搓成彩球若干,纸篓3只。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分别命名为爸爸组、妈妈组和宝宝组,每组选派一名接球员站在小组对面的3米处,听到教师指令后,每组的第一个人开始拿纸球投向自己组的接球员的纸篓,依次进行,投球完毕,接到球最多的一组获胜。
游戏规则:
1、接球员的位置不可随意变动。
2、每个幼儿一次只能投5个球。
3、投球员与接球员之间距离可随幼儿年龄做适当调整。
游戏名称:宝贝时装秀
材料准备:打击乐器、各种服饰、头饰、面具等。
游戏玩法:
幼儿在游戏区域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服装或饰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随不同的音乐进行展示表演。
游戏规则:有序游戏,爱惜使用道具等。
游戏名称:美食一条街
材料准备:橡皮泥、饮料瓶、奶茶杯、自制烫串子(废旧泡沫垫、海绵纸、竹签、颜料)、自制包子(布、棉花)、纸盘、游戏钱币、价格表、收银台、自制糖葫芦、烧烤箱、游戏牌等。
游戏玩法:
幼儿取游戏牌有序进入游戏区,自主选择做店员或顾客,店员在店内制作各种食品,顾客自由参观,选择喜欢的食品,点餐、就餐、到收银台付款。一组活动结束后,幼儿可尝试互换角色游戏。
游戏规则:
1、合理分配角色。
2、有序游戏,轻拿轻放。
3、会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可根据自己意愿任选游戏项目,在游戏场地上均会出示标牌,注明该游戏所需人数,部分游戏还可以给出游戏步骤图。
10岁儿童玩的游戏2
1、箩卜蹲:
5人一组,每个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萝卜,有红、白、黄、紫,绿五个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白萝卜手指指向红萝卜。红萝卜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
2、心有灵犀:
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猜词过程中,可以描述,但是不许说出词条中包含的任何字,否则该词条作废,根据词条难度,有一次选择放弃的机会。规定时间内,猜出的词语多的'那一组胜利。也可以是猜谜语,由主持人读谜语,猜对着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3、趣味运动会:
运动会项目有两人三足,这可项目还可以多人合作玩,既能培养小朋友们的合作精神,又能锻炼身体。
抢说运动项目:主持人准备好一个篮球。两人一组,互相传球。一人在传球时必须先说出一个运动项目名称(如滑冰),另一个人在接球时必须马上说出另一个运动项目名称。规定时间内,说出的运动项目多的那一方胜利。
4、运用爆破音吹蜡烛:
主持人准备好六支蜡烛并点燃,若干道问题。主持人提问一个问题,参赛者需用回答的话中发出的气息吹灭蜡烛者胜利。如:主持人问:“有兔子在草地上你会怎么做?”回答者用“扑过去”的“扑”的发音而喷出的气息来吹灭蜡烛。
5、跳绳比赛或是拔河比赛:
爱动是小朋友的天性,因此这个游戏提高了小朋友的运动能力。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跳得最多的小朋友获胜,在一个小朋友跳的同时,可以组织其它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坐下来并一起为跳绳的小朋友加油。
10岁儿童玩的游戏3
毽戏
毽子是巫山儿童游戏中常用的玩具,过去,巫山儿童的毽子多由自己制作,用一枚方孔铜钱,布包缝,针线穿过钱眼扎住一束雄鸡毛,鸡毛需选择靠近尾部,两边披着的长约四、五寸的羽毛,俗称“披披毛”,披,音pēi。色泽鲜艳的为佳。自己做的毽儿比别人的漂亮会感到很得意。这里介绍三种玩法。
踢毽儿:踢毽儿主要比竞踢的个数和花式动作,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极其广泛的.民间竞技活动。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汉代,南北朝、隋唐、宋代一直盛行,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打喊喊毽儿:多人游戏,划拳确定一人拿蒲扇、一人射毽儿,拿蒲扇者把射来的毽儿向人群打出,大家争着抓毽儿的同时口里喊出某人的名字,一般是喊小名,如果毽儿被抓住,抓毽儿者就接替拿蒲扇者,他喊的人就接替射毽儿者。
射皇帝毽儿:划拳确定身份名称和站的位置,皇帝和叫化儿相对站,左丞相、右丞相,左将军、右将军等依次相对站,从皇帝开始,依次用毽儿射人,被射中者就成了叫化儿,射人者就站到他的位置上,其余的人依次递补站在空出的位置上。
投掷
投掷,是孩子们最方便的一类竞技性游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投,都可以比出输赢来。这里介绍四种。
飞草帽:一种是比飞的远近,二种是两人相对或者多人站圈,飞和接。后来塑料飞碟出现,就不再飞草帽,改作玩飞碟。三种是比飞的准头,要求草帽飞去“戴”在指定的目标上。
丢沙包:用布缝成四、五寸大小的包,装进河沙做成。相互投掷,被击中或没接住者为输。
甩标枪:用木棍竹竿当“标枪”投掷,比远近和准头。
撞铜壳儿:铜钱,巫山俗称铜壳儿,各拿一个铜壳儿,站在规定的地方把铜壳儿摔出去撞向墙脚,铜壳儿离墙脚近的胜,赢得对方的铜壳儿,也可规定铜壳儿离墙脚近的还要用自己的铜壳儿去撞击对方的铜壳儿,击中者赢。撞铜壳儿的另一种玩法是,站在一块大石头前边,使劲把铜壳儿在石头上撞,铜壳儿反弹出去,远者胜。这种游戏又称撞钟。
竹戏
骑竹马:把一根竹竿或者木棍或者扫帚斜放在胯间,手握前头,后头着地,学骑马的样子,蹦跳着走或跑。
骑竹马的游戏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品藻》:“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描写骑竹马,饶有趣味:“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捡签签儿:竹签长约五寸,撒在地上,一根一根捡起,如果别的竹签动了,就败了, 由另一人接替进行,最后以多得者为胜。
捉蒙懵儿
又叫藏蒙懵儿,藏,方音qiáng;又叫躲猫猫。即捉迷藏。
一种玩法是一个人从背后双手蒙住另一个人的双眼,口里念:“一蒙懵儿,二蒙懵儿,放出朅,捉活老鼠儿。”然后松开,让他去寻找其他藏起来的人,谁被找到谁就替换他。
一种玩法是一个人从背后双手蒙住另一个人的双眼,其他人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动作,从前边走过,蒙眼者一一报出,如“骑马的过去哒”“做鬼脸的过去哒”等等,然后命令被蒙眼者把指定的人找出来,找到就替换。
一种玩法是用布蒙眼,其他人围着他走来走去逗,他摸着捉人,被捉住者替换。这种玩法又叫瞎子摸鱼。